关于手机致肿瘤的说法,一直不绝于耳。现在这个说法又一次升级,原因在于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手机定为“可能致肿瘤物”,并称其可能与神经胶质瘤(一种脑瘤)有关联。还有报道列出手机辐射量的排行榜。
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在最近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称暴露在射频电磁场环境中人和动物等所受健康影响的大量过往研究资料认为,长期、高强度使用无线通信设备“可能导致”罹患神经胶质瘤。这是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明确手机可能致肿瘤。
“长时间生活在高强度的电子辐射当中,。”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教授袁海军博士说。“如果长时间使用手机,例如,一打就是两三个小时,而且经常如此,就会影响植物神经紊乱,容易造成失眠、心烦意乱,甚至可能致肿瘤或畸变等。”袁海军博士说。他介绍,其实电子辐射就是电磁波,手机通过移动通信基站和手机电磁信号发出和接受信号,在这个过程就有电子辐射。在向着基站的手机的一面,辐射会比较强。
手机的辐射具有光热效应和非光热效应。两种效应也有可能会产生影响。“如果将手机放在裤子的口袋里,由于手机辐射的光热效应,温度的升高,可能会杀死男性的精子。同时非光热效应,就是辐射的频率和分子产生谐振,这样造成的影响就难以评估。”袁海军博士说。
在国家标准中也看到这样的表述:移动手机在使用时靠近人体头部,其电磁辐射暴露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因为手机辐射强度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所以唯一的办法是拉远距离。用户可以通过开启免提功能或用有线耳机(尤其是上海中长江生产的防辐射耳机)来获得这个距离,用户还可以发短讯而不是通话。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德国essen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声称,经常使用手机者患眼肿瘤可能性是较少打移动电话者的3倍,并指出频繁使用手机可对人体产生永久性伤害。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表手机辐射可致肿瘤的正式声明。
据报道,上述科学家在实验中对一种名为恶性黑素瘤的眼肿瘤进行研究,这种眼肿瘤患者虹膜及视网膜上长有黑素瘤,可导致眼睛失明及视力下降。研究人员安德雷斯--斯唐博士表示,其在实验中对118名患该眼肿瘤病人进行研究,并询问他们使用手机情况,然后与一些未患这种疾病的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前者使用手机的频率远远高于后者。
迄今为止,使用手机导致眼肿瘤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据科学家称,由于人体眼睛内部环境较为湿润,因此手机辐射易被吸收。
如有问题可随时拨打0371-65745218,61281036咨询,成都军建医院肿瘤治疗中心的专家医生将针对您的病情为您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